夫人子氏者何?隐公之母也 何以不书葬?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?
夫人子氏者何?隐公之母也 。何以不书葬?成公意也。何成乎公之意?子将不终为君,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。
郑人伐卫 。薨: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死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,庶人曰死。”诸侯之夫人或母夫人死亦曰薨。《春秋》记鲁君或鲁夫人之死都用“薨”,记其他诸侯之死则用“卒”。
隐公之母:即声子。《穀梁传》以为“夫人者,隐公之妻也”,与《公羊传》有异。《左传》无传,杜预把“夫人子氏”释为桓公之母仲子,与《公羊传》也不合。
郑人伐卫:郑伯克段于鄢之后,段出奔共,段之子公孙滑出奔卫,卫人为之伐郑。此郑人伐卫,是因为公孙滑的缘故。十二月乙卯日,夫人子氏去世。
夫人子氏是什么人?是隐公的母亲。为什么不记载下葬?是成全隐公的心意。成全隐公的心意是什么意思?儿子将不始终做国君,所以母亲也不始终做夫人。
郑国人讨伐卫国。.3.三年春王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 。
何以书?记异也。日食,则曷为或日,或不日,或言朔,或不言朔?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,食正朔也。其或日,或不日,或失之前,或失之后 。失之前者,朔在前也 ;失之后者,朔在后也 。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:杜预用《春秋长历》“推经传,明此食是二月朔也,不书朔,史官失之”(《春秋左传注疏》)。朔,即每月月初第一日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说:“推隐三年之食,贯中央,上下竟而黑。”描写为一次日全食。近人朱文鑫《春秋日食考》推算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之日全食。
或失之前,或失之后:《汉书·五行志》说:“周衰,天子不班朔,鲁历不正”,因而“月大小不得其度,史记日食或言朔而实非朔,或不言朔而实朔,或脱不书朔与日,皆官失之也”。意思是说,由于周天子不颁历,鲁历不正确,月大月小常常搞错,所以本来日食应该发生在朔日的,却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。《春秋》记日食三十六次,其中二十八次都记明发生在朔日,还有八次未书朔。《左传》认为:“不书朔与日,官失之也。”(《僖十五年》)《穀梁传》以为:“言日不言朔,食晦日也。”晦日,即每月月末最后一日。《公羊传》则认为:“或失之前,或失之后。”即由于鲁历不正,本应发生在朔日的日食,有时错记在初二,有时错记在晦日。《隋书·律历志》说:用祖冲之“甲子元历”推算,《春秋》8次不记朔的日食“俱是朔日”,“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皆臆说也。”其实,《穀梁传》的“食晦日”之说可能有些片面,《通义》曾驳之曰:“《穀梁》以有日无朔者为晦食,据《宣十年》‘四月丙辰,日有食之’下有‘己巳,齐侯元卒’,则丙辰非晦明矣。《穀梁》为短。”而《公羊传》用“或失之前,或失之后”立说,前后都照顾到,或者还能多少反映出当时“鲁历不正”的实际情况。但《公羊传》没有把《汉书·五行志》说的“或不言朔而实朔”概括进去,也有不全面的地方。